广顺小企业创业基地简介
广顺小企业创业基地位于荣昌县广顺街道,地处荣昌县城西5.5公里处,距重庆主城93.5公里,成渝公路、铁路穿境而过,距成渝高速公路荣隆出入口6公里,距成渝城际铁路(荣昌站)8公里,交通十分便捷。规划建设面积7.74平方公里,分为北部和南部两个片区,北部片区2.5平方公里,南部片区5.24平方公里,目前正重点建设北部片区。规划总投资100亿元以上,着力打造一流机电、轻纺、建材聚集生产的产业高地和荣昌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其中,基地北部片区的水、电、气、路、通讯“五通”已基本完成,能满足引进企业入驻发展需要。其机电、轻纺、建材三大产业逐步成型,进一步优化了广顺地区的产业格局,将成为荣昌新的经济增长极。
富民兴渝·小企业创业基地系列报道
主办:重庆市中小企业局 重庆日报
策划:潘锋 陈隆新 联系电话:13908312185
作为荣昌地区重要的工业集聚地,荣昌县广顺街道以做大做强民营经济为目标,紧紧围绕机电、建材、轻纺三大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努力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并于2009年9月,全力启动了广顺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建设工作。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目前,该基地不仅已成为广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荣昌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科学定位
打造机电产业集群
一个全新的创业平台,是围绕广顺现有的资源型产业发展产业链,还是摆脱现有产业模式,向更新的产业进军?广顺创业基地开建之初,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基地产业的定位进行了反复论证。最终确定机电、建材、轻纺三大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并依托街道久负盛名的煤机与砖机制造业,重点以机械制造项目为主,通过延伸产业长度,拓展产业广度,积极构建产业发展集群,提升产业总体竞争力。
这种定位下,广顺基地招商引资的方式也截然不同:从以全民招商为主向专业招商为主转变;单个项目引进为主向相互配套的多个项目引进为主的转变。并突出沿海和重庆两个招商主战场,重点打造以机电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按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科学规划,如今,该基地的机电制造产业集群已具雏形。截至目前,该基地共引进企业30余个,总投资12.24亿元,已建成投产14家,预计上述引进项目全部投产后工业年产值可达15亿元。“目前,基地引进的上品机械、华盛机械、冶火船舶、干正汽配等8个项目均为机电制造项目,特别是街道的煤机与砖机制造,在全国都享有一定声誉。”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冉茂合介绍。
筑巢引凤
基地建设加速推进
如何招商引资,促进基地发展?广顺小企业创业基地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基础设施建设是基地建设的基础,也是招商引资的关键。”街道党工委书记杨锟说,“为此,基地在建成之初,街道就开始筑巢引凤,实现硬件设施与软件服务的双向升级。”据悉,基地目前已累计投入建设和征地拆迁安置资金1.2亿元,北部片区水、电、气、路、通讯“五通”已基本完成。基地还建成了长20米、宽1070米的大道1条,可供项目用地800多亩。
今年是广顺创业基地大发展的一年,目前,基地正在建设长30米、宽1080米的二号大道,可供项目用地900多亩,预计今年7月底完工。同时,基地还投资500万元,将打通基地一、二号大道的连接道路,形成2.5平方公里的园区骨架。并完成用地拆迁平场300亩, 11万伏变电站建设项目已经市电力公司批准。
在硬件设施逐步完善的同时,基地还成立了专门的招商服务组,加强软环境建设,促进项目落地,每个企业和项目都有专人跟进的“保姆式”服务。“我们落户广顺小企业创业基地,就是因为看好这里的基础设施条件成熟,我们企业一入驻便可顺利开工投产,同时,‘保姆式’服务也减少了我们企业在办理手续中的很多麻烦!”润途机械公司总经理赵彬道出了企业落户基地的原由。
随着基地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目前,基地软硬件的升级已经取得了成效,主动找上门来的客商也越来越多。为了实现创业基地可持续发展,街道坚持主动招商与严格选商的原则,不仅注重产业集群的打造与培养,还特别注重基地的集约、节约用地,严格控制企业准入条件。对入驻基地的企业不仅要符合园区的产业规划,同时杜绝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项目“落地”。今年基地新引进的重庆耕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四川智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都属于环保无污染、产值和税收较高的企业。
成效初显
新的工业经济增长极悄然崛起
伴随着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发展、大量企业的入驻,广顺街道的就业环境与社会发展状况也焕然一新。
一方面,街道就业岗位大幅增加,不仅消化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还有效助推了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到明年,创业基地新入驻的企业和项目投入使用后,短期内街道将新增20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最大的一个项目容纳的就业人员达到1000人左右。届时,街道的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不用外出打工,实现“家门口就业”了。
另一方面,基地的发展也为街道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2011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亿元,同比增长22%;工业总产值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42.9%;同时,基地的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老工矿区经济转型的步伐,让广顺逐渐摆脱了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成为一个集商贸物流、生态旅游、现代工业为一体的新型发展区。据统计,基地建成前,街道资源型企业的税收收入占到街道总收入的90%以上,2011年底,资源型企业占比已下降到70%以下。
“战略决定发展,思路决定出路。广顺小企业基地将以打造荣昌地区经济新增长极为目标,力争在未来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6亿元,年均增长18%;工业园北部片区3平方公里基本建成,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占三大产业的比重提高到70%。”杨锟满怀信心地表示。随着小企业基地不断壮大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又一个荣昌经济发展引擎和增长极将会崛起在渝西西部!
文/陈隆新 彭文华 王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