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新市:打造国内知名家居产业集聚地
重庆日报 2012 年 10 月 17 日 星期 三
今年63岁的黄七原来家住长寿区葛兰镇黄家坝村,跟几年前相比,他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儿女们都外出务工,他跟妻子成为了“空巢老人”中的一员。去年,儿子、女儿、女婿都回到家乡在附近的新市镇小企业创业基地上班,今年初他和妻子也在那里工作当上了清洁工。
在长寿区新市镇及其周边,像黄七一家这样,就近在企业打工就业的家庭很多。近年来,新市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创建,以及大批企业入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让农民就地就近奔小康。
筑巢引凤
发挥基地政策“洼地”效应
长寿区新市镇过去是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镇。如今,这里成功创建了小企业创业基地,打造成为“中国家居(木业)产业基地”,成为众多投资商的向往之地。
“变‘引凤筑巢’为‘筑巢引凤’,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长寿区新市镇党委书记王琼英坦言,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小企业创业基地是城镇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是项目建设的“孵化器”,是经济腾飞的“助推器”,只有抓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基地引资吸引力,才能营造出经济发展的“洼地”效应。
为此,一方面,新市小企业创业基地以重点打造全国知名家居产业基地为重点,以扩大基地规模、完善配套设施为抓手,着力加快征地拆迁工作,特别是加快水、电、路、通讯、光纤、排洪(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依托长寿区街镇工业走廊这一政府平台开展入园企业的日常服务、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推动园区上档次、上水平。目前,基地内一期标准厂房建成投用,二期标准厂房建设正如火如荼,已累计投资1.141亿元,实现平场2456亩,建设道路管网9.7千米,安装路灯183盏。
另一方面,新市小企业创业基地把完善服务体系、健全服务功能放在重要位置,从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入手,对新引进的企业协助办理立项、设计、规划、注册等审批手续,减轻了企业前期入驻的负担。新市镇和基地领导经常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困难,与企业业主一起研究和探讨融资、贷款等事宜,帮助企业解决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
截至目前,该基地共签约入驻企业51家,合同引资达47亿元,其中套装门生产企业20家,家具生产企业20余家,家居产业配套企业10余家,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家居产业生产链,为全镇工业的腾飞积蓄了巨大的能量。
当好“保姆”
让创业投资者“轻装上阵”
对于入驻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而言,新市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好形势,这里还开通了一条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绿色通道。目前,在新市幼儿园、小学、中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达到200余名。此举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稳定了人心,进而稳定了入驻企业的员工队伍。
开辟农民工子女入学绿色通道,这仅是该基地实行保姆式服务机制的举措之一。针对基地内家居产业企业木制品加工许可证到期或需变更问题,基地主动与区林业局协调联系,为入园企业办理木制品加工许可证开通了绿色通道,由镇林业站为16家投产企业代办了木制品加工许可证;针对外来人口较多,治安案件时有发生的情况,基地与区公安局协调,设立了警务室,配备了2名民警和4名协勤,并组织企业保安实行24小时不间断治安巡逻,极大改善了片区治安状况。
同时,新市小企业创业基地还实行企业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全方位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每季度一次的入驻企业座谈会实现了政府、企业的有效沟通,而企业、镇安监办、区安监局三级安全生产监督网络和定期巡查、及时通报、督促整改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有效确保了企业安全生产。
“‘扶上马,送一程’,助推中小企业发展,优化服务举措。” 新市镇镇长任明全介绍,基地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己任,积极整合政策资源,不断强化激励帮扶措施。在基地和镇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下,重庆佳禾家具公司年产套装门6万多套,产值达3000万元,产品畅销全国;重庆渝维家具厂年产各类办公、家用家具3万多套,年产值达2000万元。
打好“工业牌”
营造基地聚商选资氛围
目前,按照“大征地、大引进、大建设、大发展”的思路,长寿新市小企业创业基地正全力打造以套装门业、橱柜家具、机械加工、仓储物流等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工业集中区,以实现新型工业和镇域经济的井喷式发展。
“工业是新市的潜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长寿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分析,新市被纳入长寿区街镇工业走廊和北部新城一并规划建设,其区位、交通、政策优势明显提升,便于各种发展要素聚集,便于形成政策“洼地”、工业“高地”。
“工业发展速度的快慢、发展质量的优劣、发展规模的大小,将直接成为新市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将以小企业创业基地为载体,打好‘工业牌’,实现聚商选资工作的重大突破。” 王琼英介绍,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新市镇坚持把小企业创业基地聚商选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实行领导带头、全民参与的招商机制,目前基地已形成借外力发展自我的格局。
据了解,去年该基地运用重庆被命名为中国套装门之都且重庆的套装门企业大都散建在重庆主城周边、年产量已达到300万套的有利契机,主动登门拜访邀请他们迁建到新市,并成功签约10多家套装门企业,使得长寿新市打造重庆家居产业基地的构想逐渐变成现实。
借力发力,新市小企业创业基地明年将启动建设家居产品展示厅、交易市场及楼宇工业等项目,将基地打造为集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家居产业基地。预计到2015年,该基地家居产业可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年均增长达到80%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亿元以上,解决城镇居民就业和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人以上。
文/陈隆新 彭文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