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赴渝东北地区调研
2016年5月9日至12日,协会执行会长韩庆春带队赴渝东北片区巫溪、巫山、奉节调研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秘书长曾令涛、联络部包正东、何雯参加。此次调研就渝东北片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协会如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指导帮助企业发展进行调研,并与当地经信委进行沟通交流。
调研期间,先后前往巫溪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五丰食品有限公司;巫山县匡氏老磨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威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奉节县汀来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夔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参观调研。调研发现,渝东北三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均存在企业规模小、技术工艺落后、品牌知名度低、产品竞争力弱等问题,制约其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三个区县都位于贫困山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第二,特殊的山区地形地貌增加了建设及物流成本;第三,农业产出物主要以土豆、红薯、玉米为主,且产量不高,能利用的加工资源有限。
以五丰食品有限公司、匡氏老磨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夔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例,三家企业均是从事薯类粉丝生产销售的企业,生产方式却不一样,匡氏老磨坊以手工晾晒为主,人力成本高、产量低,五丰食品和夔云公司引进了先进的设施设备,以机器生产为主,人力成本低、产量高。但是由于三家企业规模小,知名度低,品牌意识薄,销售主要以当地及周边区县为主,大重庆范围内及市外销售很少甚至没有,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弱,制约了企业做大做强。
在巫溪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协会与平台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讨论。巫溪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是巫溪中小企业窗口服务平台,重点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培训、投融资、财税代理等服务。针对平台的重点服务项目,执行会长韩庆春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提出营改增后企业在用工方面的需求,建议平台开展人力资源托管服务,扩大劳务输出的数量。平台负责人表示,今后会认真思考营改增对企业成本的影响,设计出利用税改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的商业模式,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巫山县威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蔓菁菜种植、加工销售,在调研其酱腌车间过程中,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原本计划在生产车间的地下建设地窖用作产品的腌制。在实地调研中,针对该企业所处背靠山地的地形特征,协会执行会长韩庆春为其出谋划策,建议挖通山洞作为腌制场所,既保证了腌制所需的外部环境,又节约了企业投资成本,在未来的宣传过程中,还可以将此作为产品的制作特色。企业负责人听后表示,此举将降低建设成本和节约生产成本上百万元,将重新对生产基地的规划设计进行调整,感谢协会提供这么好的建议。
协会及奉节县经信委纪检书记姜运东、企业指导科古海枚共同参观调研了协会理事单位重庆汀来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并在其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汀来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蔬菜、食用菌种植加工的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公司被认定为重庆市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重庆农产品加工业100强企业,为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地方经济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企业面临着资金紧缺、品牌影响力不够、原料主产地尚需扩大、交通不便导致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协会一直关注汀来公司的发展,多次为其提供帮助及服务,曾通过寻找资源,为汀来公司和随州段氏香菇木耳菇脚商行搭建了桥梁,汀来公司与段氏商行已建立起合作,段氏商行负责向汀来提供生产所需的香菇腿等原材料,就此协会帮助其解决了原材料供应的大问题。
执行会长韩庆春表示,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企业要有信心,转变观念,抓住机会,企业不能简单依靠降低成本和压低价格的方法增加销售收入,要提高品质,树立品牌,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最后,协会秘书长曾令涛表示,渝东北地区是重庆市定位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议企业要依托本地优势资源,打好“特色牌”。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会员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更多的政策、信息资讯,也希望渝东北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能积极加入协会,加强与其他地区和企业的交流,共同推动渝东北片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